在代表混音队的首秀中,杨瀚森出战29分钟,11中4,拿到8分13篮板4助攻1抢断1盖帽,第三节他多次展现出了自己弧顶发牌能力。但如果杨瀚森接下来回到NBA,可能还是要去减少弧顶发牌,即便是发牌也要有变化,比如自己持球进攻或者中距离,而不是执着于为了传球而传球,这样一旦对方突然包夹,杨瀚森很容易就会出现失误或者赔上犯规。
由于杨瀚森现在没有约基奇那种核心地位,他目前在开拓者就是一个蓝领中锋,另外球队能控球传球的人太多了,不算还没复出的亨德森,阿夫迪亚、霍勒迪都能扛起组织重担。杨瀚森在进攻端没有威胁,也基本上不会有人会围绕他转,一直在弧顶站着不动看队友去跑位?试问谁会听一个在NBA都没站稳脚跟的菜鸟去指挥进攻,强如约基奇在菜鸟赛季都没有这样的核心地位。
当下NBA具有高位策应能力的内线球员,基本上都具备不俗的持球进攻能力,在高位发牌受阻的情况下,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进攻能力去完成终结。但对于杨瀚森而言,他在CBA都没能展现出进攻侵略性,更何况是NBA了,这也是为何他在常规赛开始后,逐渐掉出球队轮换的一个主要原因。因为他确实没办法适应现在NBA的强度和比赛节奏。
暂时去到发展联盟,杨瀚森要做的就是逐渐减少自己高位发牌的次数,在这里打球就是要拿球干,防守端先不管,把进攻端的感觉和终结手段练出来,有进攻威胁了对手才会夹击你,一夹击总有一个队友是空位,这样再去玩高位策应能力,助攻数也就上来了。所以,现阶段的杨瀚森,就是要学会忘记之前是如何打球的,从而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,开发出一定的自主进攻能力。如果他持续执拗于高位发牌,即便之后被开拓者召回,可能也会继续面临坐穿冷板凳的窘境。
相关直播
暂无相关直播
相关录像
相关集锦
相关短视频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