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4日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显示,中国选手虽然看起来很漂亮,但也是弱势群体,因为缺乏利益保障。比如一些预备队队员要打工谋生。
去年上半年,未能通过录取的辽足已经宣布解散。虽然前辽足球员和教练也通过各种渠道维权,但俱乐部拖欠工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,之前没有辽足球员和教练收到拖欠工资的消息。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的评价显示,一年工资下来,一分钱没拿,这是2020年前辽足球员、教练、工作人员的关键词。一个辽足预备队队员为了维持生计,不得不在一家蛋糕店打工,月薪2000左右。
至于工资发放难的问题,一些前辽足球员透露:“去体育局很烦,但足协拒绝接受。最后请律师帮忙打官司,上诉被驳回。他们向中国足协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但俱乐部被取消,中国足协不再仲裁此事。有选手向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,得到的答复也是‘不予受理’,理由是申请人的仲裁请求不属于劳动(人事)争议处理范围。”
一位前中国队主教练说,球员看似漂亮,其实很弱小,权益保护的渠道还是没有。“球员在整个职业发展改革中没有发言权。有的玩家说下岗就下岗。”
相关直播
暂无相关直播
相关录像
相关集锦